
|稷下書屋|談談:假鬼假怪,意義何在?
Oct 29. 2024
兩年前
10月29日晚間
韓國發生梨泰院踩踏事件
在這不幸的事件裡
159人失去了生命,195人受傷
之所以會發生這件慘事
關鍵的起源
就是那場莫名其妙的扮鬼聚會
臺灣這幾年一直有國小的主事者
特別喜歡藉由這個日子
來凸顯自己的變裝喜好
甚至為了迎合地方政府
這些校長、主任
會不斷鼓勵孩子裝鬼扮妖去參加
沒有大腦、不知思考的主事者
他們可能很難想像
當孩子們把所有奇怪的行頭上身之後
他們的行動會變得特別緩慢
他們的注意力也會因此渙散
這時,在裝扮的聚會現場
若有一點點的小意外
很有可能就會釀成一場大災難
然而
對滿腦子作秀思維的主事者而言
這恐怕就是他們所缺乏的思慮吧⋯⋯
很想問這些校長、主任
假鬼假怪,意義何在?
裝魔扮妖,有啥必要?
讓小學生養就
「不給X,就XX」的思維
真的是健康的教學主題嗎?
還是課綱上的哪項標的呢?
教育需要用心
教育更需要用腦
好學的教育工作者與家長
會思索有趣的背後
所產生的後果為何
相反的
不用心、無腦、愛作秀的
自然想不到這層次的嚴重性
群魔亂舞的校園
不叫有趣,而叫詭異
不給X,就XX的思維
絕非可愛,而是可怕
別以為這只是無傷大雅的活動
這樣的負面影響,是很巨大的
還記得上週
那個無照,卻堅持要開車的混蛋嗎
支撐他這麼做的意志
很有可能就是這句
不給X,就XX⋯⋯⋯⋯
為了滿足主事者的無腦變裝癖
要賠上這麼多危險,真的值得嗎?
好學近乎知
愛秀肯定蠢
戒之慎之⋯⋯